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
>>
2019專題改版
>>
2021專題簽發(fā)欄
>>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學黨史 悟思想
>>
張掖人民支援人民解放軍進疆
來源:中國張掖網
2021年05月20日 10:20
人民解放軍解放河西走廊時,不僅繳獲了大批軍用物資,還在張掖人民的積極支援下籌備了進疆的糧秣被服,為解放新疆作了物質和精神上的準備。張掖各縣人民在新政權領導下,從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積極支援人民解放軍西進新疆。各縣先后成立支前委員會、支前補給站、支前小組等組織,組織發(fā)動群眾開展支前工作。
國民黨民樂縣政府縣長張汝偉投誠后,組織民樂縣支前委員會,抽調工作人員40多人,開展支前工作。將縣糧庫存糧分給城區(qū)和鄰近鄉(xiāng)的群眾,晝夜加工面粉,供應解放軍。隨后又磨炒面54000斤,及時保證了部隊的給養(yǎng)。中共民樂縣委和縣人民政府成立后,立即動員群眾開展支前工作,發(fā)動余糧戶自覺捐獻糧食支援解放軍。一些開明地主、牧主紛紛獻糧、捐牛羊。至12月,民樂人民供給解放軍炒面33.64萬斤,支援草料4.42萬斤,麩皮5844斤,送面粉5000斤,預借小麥400萬斤;動員民間大車130輛,籌集捐獻羊只1065只,肉牛272頭。山丹縣解放 后,新政府成立支前委員會,先后在峽口、新河、縣城設立支前站,負責供給路過部隊的口糧、草料,積極開展支前工作。代理副縣長王懷璋任支前委員會主任,組織24名舊職員配合支前委員會和部隊糧秣員,到各鄉(xiāng)組織宣傳動員群眾開展支前工作。在一個多月的支前工作中,山丹全縣為西進的解放軍提供小麥、小米、面粉、馬料、飼草、燒柴等;出勤支前民工854人次,大車988輛次。同時,山丹人民為解放軍籌借糧食,組織皮毛工匠為部隊趕制手套、毛襪、皮衣等,為解放軍西進做出了積極貢獻。山丹培黎工藝學校組織了搶修組,幫助解放軍搶修炮車和器械。派新西蘭教師維美思和學生范文海等人,駕駛汽車運送解放軍指戰(zhàn)員,接管山丹馬場。學校醫(yī)院還為解放軍治療傷病員,并拿出汽油、糧食、羊只等物資支援解放軍。由于培黎工藝學校支前工作成績突出,受到第一野戰(zhàn)軍司令員彭德懷的高度贊揚。并邀請艾黎到酒泉會晤,表彰了培黎工藝學校在支前工作中所做的貢獻。臨澤解放 后,成立支前補給站,拿出縣糧庫糧食及時供應解放軍。為了保障供給,11月上旬組織力量開始征集公糧,經過20天工作,全縣共征集糧食1388萬斤,大部支援解放軍西進。高臺和平解放 后,成立支前小組,把縣城存放的10多萬斤糧草運送到南華、元山子解放軍駐地。縣委、縣人民政府成立后,發(fā)動群眾捐糧捐草,支援前線。城郊群眾為部隊送軍鞋、炒面。為了把物資及時運送到部隊,支前小組動員組織群眾出動大車250多輛,不分晝夜,不計報酬,在6天時間里為部隊運送糧草20多萬斤,保證了西進解放軍過往高臺所需糧草和物資。張掖縣解放 后,全縣城鄉(xiāng)人民在人民政府的帶領下,一個月時間為人民解放軍送飼草152萬斤,出動大車2907輛,出動民工3000余人。城關區(qū)動員被服廠工人和居民2萬余人,為解放軍縫棉衣2萬余套,棉被1.8萬余床,棉背心3萬余件,襪子3.5萬余雙??h被服廠工人整理出庫存毛皮,為解放軍做氈鞋1.6萬雙,手套3萬雙。在各縣縣委和政府的組織領導下,張掖人民積極支援解放軍,保證了解放軍西進所需糧草和其它軍用物資,為解放軍進軍新疆提供了物質基礎,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