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張掖網訊 近年來,中共張掖市委黨校(張掖行政學院、甘肅高臺干部學院)一直高度重視科研工作,始終把提高科研水平、提升科研質量當作踐行黨校初心、發(fā)揮黨校職能的大工程來抓,聚力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強化頂層設計和統(tǒng)籌規(guī)劃,不斷完善科研管理、推進成果轉化,促進科研實力整體提升。
中共張掖市委黨校(張掖行政學院、甘肅高臺干部學院)持續(xù)聚焦省委“一核三帶”“四強行動”、市委“一屏四城五區(qū)”“創(chuàng)建全省鄉(xiāng)村振興示范區(qū)”等重大決策部署,深入開展社會調查和課題研究工作,將每年4月、9月定為校(院)“集中調研月”,按照“校(院)統(tǒng)籌安排、課題組精細準備、班子成員帶隊調研、調后集中研討、合力科研攻關”的模式,由校(院)委會成員帶隊組織專兼職教師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大興調查研究”的要求,深入農村、社區(qū)、企業(yè)等一線扎實開展社會調查和課題研究工作。至目前,全體專兼職教師共開展調研372天。年初立項的6個省級課題、2個市級課題、6個校級課題均已提交結項報告。專兼職教師共出版著作2本,發(fā)表各類科研論文59篇,其中核心期刊1篇,國家級4篇,省級46篇。向市委呈送的資政報告兩次得到市委書記肯定性批示,以高質量調研成果踐行了“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的初心。
同時,校(院)不斷完善科研激勵機制,加大對西路軍紅色歷史的挖掘和宣傳,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其中校(院)劉巖副教授的《西路軍烈士遺骸保護現(xiàn)狀研究》成功申請并順利完成國家退役軍人事務部的課題任務,并及時將課題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的資政報告,為市委、市政府推進紅色基因傳承創(chuàng)新示范區(qū)建設制定政策提供了決策參考。下一步校(院)將結合中心工作,按照堅持“教學出題目、科研做文章、咨詢進決策、成果進課堂”的思路,努力推進教研咨一體化發(fā)展。(康瀟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