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wǎng)
>>
印象
>>
文旅
高臺縣:深耕紅色沃土 傳承紅色基因
來源:學習強國
0
人參與互動
2023年08月14日 11:45
高臺是一片紅色熱土。80多年前,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將士在這里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震古爍今的英雄篇章,在這片土地留下了永不磨滅的紅色印記。
位于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的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是現(xiàn)今保存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歷史最全面、最權威的紀念館,也是紅軍西路軍歷史紀念、展示、保護和研究中心。2019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高臺,走進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西路軍不畏艱險、浴血奮戰(zhàn)的英雄主義氣概,為黨為人民英勇獻身的精神,同長征精神一脈相承,是中國共產黨人紅色基因和中華民族寶貴精神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講好黨的故事,講好紅軍的故事,講好西路軍的故事,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8月8日,“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記者跟隨全國黨刊全媒體采訪團,來到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瞻仰革命先烈、重溫紅色歷史、接受革命教育。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英雄紀念碑巍然屹立。紀念碑上,“紅軍西路軍烈士永遠活在我們心中”15個鎏金大字熠熠生輝,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那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共產黨員們,干部們,敵人上來了,為了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我們要血戰(zhàn)到底!”在西路軍主題公園,甘肅高臺干部學院對外交流部副主任張瓊聲情并茂地講述著西路軍9天8夜血戰(zhàn)高臺的悲壯故事,將采訪團一行的思緒拉回到那個烽火連天的歲月。
1937年1月1日凌晨,軍長董振堂率領紅5軍2800余人拿下高臺城,第一次將紅旗插上了高臺城樓。但敵軍很快集結10倍于我的兵力,于1月12日開始向高臺城進攻。東西關碉堡先后失守,敵人圍住了整個高臺城,紅軍戰(zhàn)士們在凜冽的寒風中齊聲吼道:“堅決守住陣地,誓與高臺共存亡!”1月20日,紅軍將士在與敵人激戰(zhàn)9天8夜后,包括軍長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楊克明在內的2800多名指戰(zhàn)員幾乎全部壯烈犧牲。
高臺血戰(zhàn)是紅軍西路軍征戰(zhàn)河西走廊一場悲壯的戰(zhàn)斗,是整個西征戰(zhàn)役中犧牲人數(shù)最多、犧牲將領級別最高的血戰(zhàn)。紅5軍將士們將熱血灑在了祁連山,將紅色的火種播撒在了每一名共產黨員的心中。
硝煙散去,英魂永存。作為紅軍西路軍的重要征戰(zhàn)地和講好紅軍西路軍故事的核心承載地,高臺縣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充分發(fā)揮紅色資源優(yōu)勢,深入挖掘紅軍西路軍將士英勇無畏、感天動地的英雄事跡,致力于講好紅軍故事,傳播好紅色文化。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館長朱德忠介紹,該館先后投入1.04億元用于完善基礎建設和硬件改造提升。4年來,紀念館累計接待游客356.3萬人次,為游客提供免費講解2.16萬場次,使西路軍故事逐步走出甘肅,走向全國。同時,紀念館積極探索推出云課堂、云展覽、云講解、云直播、云祭掃等多種線上愛國主義教育新模式,運用新媒體講述西路軍故事、展示館藏文物、開展網(wǎng)上展覽、進行網(wǎng)絡宣講,讓紅色文化不斷有新傳承、新表達和新活力。
2019年9月,以“傳承紅色基因,鍛造忠誠干凈擔當?shù)母咚刭|干部隊伍”為辦學宗旨的高臺干部學院正式成立。高臺干部學院是全國唯一以講好紅軍西路軍故事為主旨的干部學院,學院突出黨性教育主題,以傳承紅色基因為主要內容,開發(fā)各類課程57門,集中力量打造紅色現(xiàn)場教學點22個,構建現(xiàn)場教學線路18條,形成了感染力強、深受學員歡迎的黨性教育模式。
此外,高臺縣大力推進紅色教育師資庫、宣講團隊伍建設,系統(tǒng)挖掘紅色資源,開發(fā)紅色文化精品,編纂紅色書籍、紅色主題連環(huán)畫,創(chuàng)作紅色文旅劇、紅色主題歌曲,努力把紅軍西路軍的故事講出新意、講出味道、講出格調。
高臺縣還加強與周邊紅色紀念館、紅色景區(qū)的合作交流,推出以“黨員干部紅色主題教育”“紅色研學旅行主題課程”為內容的紅色教育產品,開發(fā)以“播撒紅色火種,從南梁到高臺”為主題的紅色文旅線路,不斷擴大西路軍英雄事跡的影響力、輻射力。
傳承是最好的紀念。在高臺這片紅軍西路軍以血肉之軀誓死守衛(wèi)的紅色沃土,英雄先烈們的故事處處傳頌唱響,西路軍將士忠貞不渝、頑強不屈的革命精神在祖國的廣袤大地上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記者 童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