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張掖網訊 近年來,張掖市城市建設事業(yè)以城市現代化為總體目標,以人民滿意、群眾支持為標尺,著力構建系統(tǒng)完備、高效惠民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城市建設成效顯著。
新方向新思路探索建設“彩虹城市”。市第五次黨代會前瞻性提出“一屏四城五區(qū)”目標,擘畫了未來五年內張掖發(fā)展的宏偉藍圖。為深入推進“彩虹城市”建設,張掖市出臺《張掖市“彩虹城市”建設2022年工作方案》,對“彩虹城市”建設進行系統(tǒng)性規(guī)劃和部署,確定年度目標任務。至目前,張掖市已實施38項“彩虹城市”建設項目,甘州區(qū)玉關路彩虹地下通道、山丹縣智行彩虹廣場等項目已建成投入使用,城市色彩日益豐富,辨識度、吸引力和歸屬感不斷增強,“彩虹城市”建設效果顯著。同時,張掖市不斷加大宣傳力度,適時組織“彩虹城市”現場觀摩會,社會各界參與度、積極性不斷提高,為“彩虹城市”創(chuàng)建提供了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
系統(tǒng)性無死角加強城市道路建設。道路是城市的脈絡,城市的發(fā)展離不開道路建設。近年來,張掖市始終將城市道路建設作為重點,大力推進城市道路體系建設,張掖城區(qū)完成G312線東西出入口等各出入城口改造,全面改善出城口面貌,大幅提升了城市品質;改建擴建老城區(qū)道路、張鶯公路、麗都大街等,對破損路面進行修繕維護,配套建設照明、交通指引等設施,道路品質進一步提升;新建東南三環(huán)道路、屋蘭路、緯四路等,城市道路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居民出行條件日益提升,同時對車流起到分流作用,緩解了老城區(qū)交通壓力;積極推動背街小巷及人行道建設,累計改造30余條,總里程數超過8公里,同時對背街小巷內市政管網進行改造提升,城市腸梗阻得到有效緩解,市政基礎設施覆蓋范圍進一步延伸;推進慢行系統(tǒng)規(guī)劃建設,在西二環(huán)路、濱湖路、玉水街等路段增設自行車道慢行系統(tǒng),總長5.7公里,增加居民出行選擇,助推低碳節(jié)能社會建設。
全方位立體化完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近年來,張掖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著力構建體系完備、系統(tǒng)高效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通過新建設施、改建擴建已有設施,城市供水、排水、燃氣、再生水、污水垃圾處理等服務已經普及,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達100%,水質合格率達100%,城市燃氣普及率達100%,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再生水利用率達到36.37%,結合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大力實施燃氣管網等老化更新改造項目,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市政設施服務水平和效率得到充分保障。有序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建成垃圾分類示范教育基地2處、垃圾分類科普館1處,確定4個垃圾分類示范社區(qū),建設9個垃圾分類示范點;同時積極推進公共機構垃圾分類試點建設工作,各公眾機構以本單位管理辦公區(qū)域作為試點,以點帶面全面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宣傳示范,逐步提高全民參與度。 (湯萬賢王舒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