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
>>
縣區(qū)
>>
臨澤
臨澤縣蓼泉鎮(zhèn):打造玉米制種“五化”基地 托起群眾增收“金”產業(yè)
來源:張掖市融媒體中心
0
人參與互動
2024年04月23日 16:38
中國張掖網臨澤訊 近年來,臨澤縣蓼泉鎮(zhèn)灣子村積極爭取并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同時采用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tǒng),發(fā)展高效節(jié)水灌溉,將灣子村作為玉米制種“五化”基地集中打造,托起群眾增收“金”產業(yè)。
基地規(guī)?;?。按照承包關系、土地性質、互換范圍“三個不變”原則,通過丈量公示、歸村平整、互換并地等方式,進行土地條田化平整,將“補丁地”聚成“一塊田”,建成集中連片、長期穩(wěn)定的玉米制種“五化”示范基地3720畝。生產集約化。由村集體公司牽頭,探索“公司+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農戶+土地流轉”模式,推動土地向種子企業(yè)、制種大戶等經營主體流轉。實行“種子企業(yè)+托管公司+N”的農業(yè)社會化服務無縫銜接機制,推廣土地托管、半托管“生產互助”種植模式和“水肥一體化”種植技術,降低生產投入,提高種植效益。全程機械化。引進推廣精量化播種機、聯合收獲機、覆膜打捆機等農機具,將3720畝玉米制種“五化”基地鋪膜、化防等托管于金禾等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進行機械化作業(yè),有效推進玉米制種全程機械化作業(yè)進程。管理標準化。嚴格執(zhí)行“耕種管收”全程標準化流程,運用精量播種、測土配方施肥、高效節(jié)水、統(tǒng)防統(tǒng)治等農機農藝集成配套技術,在玉米點種、去雜、去雄、取穗等關鍵環(huán)節(jié)實現突破,提高種子生產的單位面積產量和質量。實行“耕作、播種、病蟲害防治、技術指導、收獲”五統(tǒng)一,提高玉米制種標準化程度。服務信息化。配套完善“五化”基地智能化中控設備,田間控制設備6臺,智能氣象站1座,電磁閥1136個。通過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智能裝備等現代信息技術和設備,實現水肥遠程管控、生產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構建可視、可管,可控、可追溯的田間信息化管理,實現“雙減一控”(減肥、減藥、控水)、“雙增”(增產、增效)。極大程度減少生產成本及人力成本,可節(jié)水20%,節(jié)電20%,節(jié)肥22.55%,節(jié)藥22.15%,畝商品率提高1.58%,畝增產10%以上,真正做到節(jié)肥節(jié)水省藥、增產增效,更為該區(qū)域土壤、水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做出貢獻。(馮春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