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以“學習貫徹二十大·同心共創(chuàng)文明城·做文明有禮張掖人”為主題的《張掖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集中宣傳活動正式啟動,這是我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重要論述的生動實踐,也是在全市上下大力營造遵規(guī)守紀良好法治環(huán)境和文明有禮濃厚社會氛圍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各級各部門單位以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加快推進城市現代化建設進程,呈現出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交通環(huán)境不斷改善、市場管理持續(xù)規(guī)范、城市面貌明顯改觀、城市形象顯著提升、文明程度穩(wěn)步提高的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贏得了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自2021年啟動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工作以來,全市上下、社會各界積極探索實踐,一方面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積累了不少成功經驗,一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需要以法規(guī)的形式提煉固化為全社會普遍遵守的規(guī)范準則,加以弘揚壯大。另一方面,在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工作推進過程中,也還存在一些難以一時克服和解決的頑癥痼疾,諸如市民文明行為養(yǎng)成意識不強、言行文明的自覺性不夠,不文明行為治理缺乏長效機制等,需要借助法律的強制性來加以規(guī)范和約束。開展文明行為促進立法,把一些廣泛認同、較為成熟、操作性強的道德要求上升為法律規(guī)范,既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舉措。作為全市第一部精神文明建設領域的地方性法規(guī),2022年11月1日,《張掖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頒布實施,標志著我市文明行為促進工作步入法治化軌道,意味著遵守文明行為、養(yǎng)成文明行為習慣應成為全市市民的法律義務。
作為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答卷人”,我們要以此次宣傳活動為契機,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條例》作為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全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行動,作為提高城市規(guī)范化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抓手,把《條例》宣傳教育融入貫穿到法治實踐的全過程和各方面,教育引導廣大市民自覺用《條例》規(guī)范日常言行和實踐養(yǎng)成,切實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進一步凝聚起全市上下尊崇《條例》、維護《條例》、執(zhí)行《條例》、落實《條例》的廣泛共識和強大合力,不斷推動市民文明素質展現新風貌、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實現新突破。要將《條例》學習納入領導干部和國家公職人員學法清單,通過組織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集中學習、專題學習、法治講座、知識測試等活動,不斷增強各級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和法治意識,做學習貫徹落實《條例》的先行者、示范者、引領者。要嚴格落實“誰執(zhí)法誰普法”責任制,將《條例》列入普法宣傳計劃和普法責任清單,結合法律“八進”活動,抓好宣傳落實。同時,把《條例》學習宣傳融入立法、執(zhí)法、司法和法律服務全過程,擴大社會參與面,推動司法執(zhí)法人員在實踐活動中廣泛開展以案釋法和警示教育,使典型案(事)例依法解決的過程成為全民普法的過程。要積極利用“報、網、端、微、屏”一體化新媒體普法矩陣和全媒體傳播體系,廣泛開展學習宣傳《條例》音視頻作品制作、法規(guī)解讀、典型案例發(fā)布、有獎知識競答等活動,與線下活動共同構筑學習宣傳《條例》的立體式格局。要針對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權威的法律解讀,組織普法講師團、普法志愿者廣泛開展宣傳講解,弘揚法治精神,正確引導輿論。此外,加強《條例》的宣傳普及,還要特別注重青少年這一“希望群體”的“關鍵時期”,廣泛開展“法律進校園”“小手牽大手”活動,讓文明理念的種子播散一生、影響家庭,在全社會凝聚保障《條例》貫徹實施的廣泛共識。